Monday, October 06, 2008

歐美公司轉戰內地 金融危機成香港商機 外資流港勁增27%

鉅亨網查淑妝‧台北綜合報導
2008 / 10 / 07 星期二 09:20

香港受益於良好的營商環境、簡單稅制及低稅率等有利因素,受到外資公司的青睞,成為亞太區內最具吸引力的商貿樞紐。截至今年6月2日,外資駐港公司共有 6612間,創歷史新高,較去年同期增加2.7%。今年 1-6 月,流入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為 344億美元(約2683.2 億港元),較去年同期增加 26.9%。預計金融危機反而會促使更多美、歐的大公司進入亞太以及香港尋找商機,未來18個月或將再增加600間左右。

《香港文匯報》報導,據投資推廣署昨 (6)日發表的報告指出,在6612間公司當中,代表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地區總部有1298間,駐港地區辦事處有2584間,其餘2730間為駐港當地辦事處。美國仍是擁有最多駐港公司的國家,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的數量都居於首位,分別為311間和612間,當地辦事處的數量排名第二,為452間。

中國內地則擁有最多駐港的當地辦事處,達499間,較去年同期增加18%,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亦分別增加7%和5%,達到95間和128間。

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指出,雖然美國經濟問題對其他地區造成影響,但內地經濟仍保持強勁,暫時亦未見香港經濟出現嚴重衰退,料今年香港仍能維持4%至5% 的經濟增長;另外香港在低稅率、資訊自由、政府廉潔、政治穩定以及沒有外匯管制等方面都保持強大優勢,因此能持續不斷地吸引到外資公司駐港。

該署昨天發表的「2008年駐港公司統計調查」顯示,約 7成地區總部、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認為,香港的整體營商環境維持不變或有改善。

盧維思表示,愈來愈多跨國企業把香港的辦事處升格,作為管理區域或全球業務的基地;愈來愈多中國大陸企業在香港成立辦事處,發展香港市場。他指出,這兩個商貿發展趨勢,強化香港作為區域及全球商貿樞紐的角色。未來香港還會積極吸引其他地區企業來港上市 ,以便形成新的增長動力。

不過,他認為,區內競爭日趨激烈,海外企業的選擇愈來愈多;全球經濟及金融危機可能令企業減慢向外擴充的步伐,甚至縮減海外業務的規模。香港須加倍努力,創造更有利的條件,吸引或留住世界各地的投資者。

至於全球金融危機對香港營商環境的衝擊,投資推廣署表示,相較於歐美等地而言,目前亞太區仍充滿商機,該署所做的調查顯示,近來仍有大量資源、資金以及人手進入亞太區,再加上香港的經濟基本面仍維持良好,金融危機反而會促使更多美、歐的大公司進入亞太以及香港尋找商機,使香港從中受益。

No comments: